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新闻中心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学习新思想贯彻新理念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决定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日期:2017-12-19 关注度:1350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本稿〗〖关闭〗 〖网友纠错

(201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新思想贯彻新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构建与国家战略、城市目标、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空间布局和制度体系,走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深入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按照“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工作新要求,坚定贯彻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主动服务全省治蜀兴川全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空间、规模、产业,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发挥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作用,创新空间发展模式,推进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国土、城乡、产业、生态、人口布局,统筹全市五大区域、产业功能区等建设,推进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人口规模与产业规模相匹配、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二)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工作系统性。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和城市总规引领性作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支撑,完善四级城市规划体系,形成与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镇空间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让人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三)统筹改革、科技、文化,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机制,以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为核心组织经济工作,按产业功能区配置资源要素,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坚持“保护优先、以承载能力为基础、差异化协同发展、生态就是生产力”的战略取向,完善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战略布局,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升生活品质。

(五)统筹政府、社会、市民,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强化统筹协调和政策配套,形成协同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为重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建设、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三、发展目标

按照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的要求,切实担当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大使命、肩负起四川首位城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大责任,牢牢把握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特质,积极主动作为,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成都篇章。为此,确立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五中心一枢纽”功能显著增强;创新驱动体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推动成渝城市群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

第二步:从2020年到2035年,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和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的世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一带一路”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城市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走在新时代城市改革发展的前列。

第三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建成国际重要的经济中心、创新中心和文创中心;体现传承、彰显现代、面向世界的现代化新天府独特魅力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形成,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城市;提升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贡献成都力量。

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增强城市能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的空间功能布局,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模式,从空间布局角度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功能品质优化、城市能级提升提供空间载体,夯实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发展基础。

(一)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东部区域是成都“一心两翼”的都市功能新区,定位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范围包含简阳市、金堂县全域,以及天府新区直管区、龙泉驿区和青白江区部分区域。

空港新城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发挥门户地位作用,发展临空型枢纽经济,提升成都国际枢纽功能;简州新城建设先进智造基地,发挥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功能;淮州新城依托通用航空枢纽机场,发挥“补给港”的作用,聚集通用航空研发、设计、制造、运营全产业链;简阳城区强化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发挥综合服务基地功能。将龙泉山高标准建设成为城市森林公园,发挥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将东部区域建设成为承接中心城区人口疏解、产业调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成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主战场”。

(二)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南部区域是都市功能拓展区,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策源地,是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区,定位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创新驱动先导区、新经济发展典范区、国际化现代新区、区域协同示范区”。范围包含新津县全域和天府新区直管区、双流区、邛崃市部分区域。

重点建设成都科学城、临空经济示范区、鹿溪智谷、天府商务区、国际生物城、天府农博园,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基地、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功能。将南部区域建设成为高新技术聚集区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区,成为全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三)高标准提升西部区域,探索城市绿色发展新模式。西部区域是都市现代农业和生态涵养功能区,包括全市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都江堰精华灌区、大熊猫栖息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区域,定位为“成都市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蔬菜粮食生产功能区、西部绿色低碳科技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宜居现代田园城市典范区、世界旅游名城核心区和天府农耕文明重要展示区”。范围包含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全域和温江区、郫都区、彭州市、邛崃市、高新西区部分区域。

西部区域重点加强龙门山生态涵养区和都江堰精华灌区保护,打造龙门山文创产业带、健康产业高地和康养旅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都市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园、成都医学城、川菜产业园、优质粮油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园、航空动力产业园、大青城休闲旅游产业园等绿色科技产业园区,突出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康养、生物农业、文化创意、绿色种养等绿色产业,建设特色镇、特色街区和川西林盘(聚落)。将西部区域建设成为绿色创新引领示范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天府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四)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增强区域一体功能新支撑。北部区域是都市功能优化区,定位为“‘一带一路’国际铁路门户枢纽、成德绵区域协同发展先导区、成都市北部生态屏障、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彰显天府文化的和谐宜居家园”。范围包含青白江区、新都区、彭州市部分区域。

北部区域重点加强通风廊道管控和区域绿廊、绿道等生态建设;改造提升老工业基地、老旧居住区和老场镇;保护利用好历史性、标志性建筑,塑造城市景观特色;依托国际铁路港,建设国际铁路物流贸易中心、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铁路门户枢纽;打造跨区域高科技产业带和军民融合典范区,构建适应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将北部区域建设成为城市有机更新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五)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开创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新路径。中部区域是都市功能优化区,是成都2300年城市文脉起源地,定位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国际交往核心区、天府文化集中展示区,城市极核和最能代表国家中心城市能级水平的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范围包含高新南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全域以及高新西区、天府新区直管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部分区域。

中部区域重点是通过“三降两提”,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调减居住用地,增加绿地、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疏解传统制造业、商品市场、物流仓储等非核心功能,集聚金融商务、总部办公、文化交往、创新创意、都市旅游等产业,发展品质消费,推动工业与时尚设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软件服务、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快发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特色风貌片区、特色风貌街道;通过“三增三减”,将天府锦城打造成为“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天府文化典范区及高端功能业态聚集区。

五、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围绕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特质,立足体制机制创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域功能分区为基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开放引领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城市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角度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彰显现代化新天府的城市底蕴。

(一)构建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以构建创新生态链、产业生态圈为核心组织经济工作,按五大主体功能分区重构产业经济地理,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的产业体系。

1.打造产业生态圈,增强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坚持主题鲜明、要素可及,资源共享、协作协同,绿色循环、安居乐业,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生态圈,优化功能设施配套,放大要素聚合效应,增强产业竞争比较优势。制定主导产业产业链全景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与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实施精准招商,引导产业成链、集聚发展。建立产业生态云平台,以信息化推动产能协同、市场需求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匹配,提高产业聚合力和配套率。增强产业生态圈多维集成、聚变裂变功能,推动产业纵向延伸、横向嫁接、跨界融合、价值增值,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发挥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相结合的优势,积极吸纳全球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2.加快培育创新生态链,增强实体经济竞争优势。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企业主体、机制创新、要素协同,以创新生态链促进要素资源联动,推进科技、产业、教育、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新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创新链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全要素全周期全产业链孵化体系。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推广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完善军民融合机制,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军民技术、产品、资本、人才融合。汇聚创新资源,支持在蓉高校“双一流”和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推进成都科学城建设,引入知名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优化培育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增强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加强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联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创新土地供给,坚持控制总量、优化存量、分类管控、鼓励集约、复合出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快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降低能源要素成本。实施质量强市行动,提升成都产品服务竞争力。加强政务、法治和舆论三大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城市创新生态环境。

3.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创造产城一体、职住平衡的新模式。以主体功能理念为引领,强化产业集聚、功能集成、机制创新,依托66个产业园区(集聚区),加快建设以产业新城、特色镇和特色街区为主要形态的产业功能区。聚焦目标企业、主导产业和产业高端,制定差异化土地、招商引资等政策,实施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推行重大项目承诺制,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产业功能区倾斜。总结推广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行政体制改革经验,建立产业功能区建设管理新机制。加强产业功能区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对接,强化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和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二)构建主动参与、共赢共享的开放引领体系。牢牢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机遇,坚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新开放观,立足成渝、贯通欧亚、面向世界,发挥成渝城市群重点开发区引领带动的主体功能,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助力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

1.构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强化制度创新,深化务实合作,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全面构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强化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加强与西部城市合作,完善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西部城市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向西向南开放大通道,构建支撑西部大开发、大跨越的城市共同体。深化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和省内其他经济区合作发展,积极推动成都平原轨道交通“1小时交通圈”建设,优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建立有利于产业跨市域布局和梯度转移的利益分享机制,与省内市州结成发展利益共同体。

2.构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门户枢纽。坚持空铁并重、两港联动、多式联网,实施门户枢纽建设工程,强化口岸功能,发展流量经济,打造联通亚欧、畅达全球的枢纽体系。打造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建成天府国际机场,构建“一市两场+通用机场”的航空功能布局。实施“深耕欧非、加密美澳、覆盖亚洲、突出东盟”国际航线发展战略,完善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发展临空服务,推进国际中转枢纽建设。打造国际性铁路枢纽,加快成都站综合枢纽扩能改造、成自高铁、成都铁路港等项目建设,完善出川高(快)速铁路大通道、成渝城市群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三张网”。构建以“物流枢纽、国际通道、立体口岸”为核心要素的全物流体系,拓展“蓉欧+”战略,优化国际班列“西进南拓东联”布局;构建全方位立体口岸开放体系,推进国检试验区、进境指定口岸建设,积极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建设现代供应链,依托自贸试验区搭建全球供应链要素集成平台,促进更多跨国企业建设以成都为核心的供应链,变内陆腹地为开放前沿。

3.全方位提升开放层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拓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构筑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完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备案+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推进对外贸易优进优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发挥国别合作园区和友城资源作用,建立多层次国际合作机制。坚定文化自信,发展天府文化,加强城市形象营销,拓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城市软实力,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深度挖掘成都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武侯祠、宽窄巷子、文殊坊、大慈寺、水井坊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打造古蜀、三国、大熊猫等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三)构建空间适度、生态宜人的绿色发展体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完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全域落实,提高绿色资源营造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1.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全域落实。建立健全全域绿色空间体系,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构建多种类、多层次、多功能、成网络的高质量绿色空间体系,重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总面积分别占市域面积的41%、37%、22%,坚持红线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形成差异化协同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基础。完善优化空间管控制度,实施差异化开发强度、土地配置、产业准入等政策,促进五大主体功能区精准落地。

2.完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快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激发各主体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全市人口、水资源、环境容量等总量控制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推行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水权等交易制度。健全企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惩治违法、失信企业。落实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管制度改革,完善常态化监察执法和督察制度。发挥检察公益诉讼、“两法衔接”工作的监督和协调作用。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绿色发展指数。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运营绿色发展项目。

3.提高绿色资源营造水平。坚持生态为本、低碳循环,减排、治污、增绿同步推进,全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推动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产业、生活品质、景观环境和城市品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生产绿色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推进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健全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示范应用。推动生活绿色化,培育绿色消费体系和文化,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推动城市绿色化,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持续实施“三治一增”,推进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重拳治水,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保障土地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科学治堵,深入实施成都“治堵十条”,构建多制式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公交、绿道慢行体系相结合的绿色交通网络;推进全域增绿,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格局,加快李家岩水库、三坝水库重要水源地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鹿溪河生态廊道、江安河沿线湿地、湔江河谷生态区等生态项目建设,保护川西特色林盘,建设“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天府绿道体系。

(四)构建共建共治、法治良序的城市治理体系。遵循城市治理规律,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动城市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精准治理,形成与主体功能分区和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1.建立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依法治市建设,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构建适应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体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构建扁平高效的城乡管理组织架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破城市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范围拓展至所有区(11+2),全域构建双核、功能区、特色镇及特色街区、新型社区和林盘聚落四级城乡体系,打造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功能格局。改革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土地、财政等管理体制,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深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构建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推动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均衡发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引导人口在五大功能区合理布局。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全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形成权责明晰、集约节约、管理有效、便企利民的城乡管理和服务体系。推进平安成都建设,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

2.构建新型社区发展治理格局。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深化“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新型基层治理机制,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和街道社区、驻区单位互联互动体系,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城市公共管理融合,实现无缝隙覆盖、常态化运行。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科技类、公益慈善、城乡社区服务等社会组织发展。优化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效益,整合设立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专项资金和社区发展治理基金,形成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加快实施老旧城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特色街区创建、社区服务提升、平安社区创建五大行动,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改革民生工程实施机制,增强市民获得感。

3.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为方向,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推动城市管理服务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精准对接。加快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搭建全市统一数据资源中心,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社会化开发利用。建立政务云、产业云、商务云等数字化平台,加快智慧政务、智慧出行、在线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建设,基本建立感知分析、整合应用、融合创新的城市智慧管理运行构架,推动政府管理、城市形态向服务范式的转变。建设市民服务“虚拟卡”平台,实现市民服务“一号通办”。

(五)构建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在五大功能区均衡布局、公平普惠,构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设施体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既见“事”见“物”又见“人”,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精细化、高品质为方向,提升城市生活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需求。做大做强做优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商贸、文化、旅游、餐饮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健康、养老、体育、教育培训、居民和家庭服务五大新兴产业,打响“成都生活”品牌。均衡配置生活服务资源,统筹社区文体、治安、养老、助残、扶幼等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商业网点及服务设施、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供需平衡,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打响“成都服务”品牌。持续优化生活服务环境,规划建设一批高端消费核心区,营造便利化、特色化消费环境,强化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打响“成都消费”品牌。

2.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突出重点、引导预期,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最低保障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残障康复、老年人、流浪人员等关爱服务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密民生保障网,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全民免费技能培训,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覆盖法定参保人群;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市民住有所居。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养老、医疗、工伤保险改革和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制定对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施办法,实现基本保障稳固可靠、待遇水平适度稳步提高。

3.大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构建覆盖城乡、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实施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建设一批公共服务支撑性功能性项目,完善全域四级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动态调整公共服务标准;实施“七大教育行动计划”,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实施健康成都建设工程,扩大三甲医院覆盖面,加快医联体和基层诊疗能力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综合实力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实施天府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近郊区延伸,完善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实施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促进教育、医疗和文体设施等公共资源全域均衡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稳妥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4.大力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网络化布局、分步骤实施,构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设施体系网络。实施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工程,推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高快速路加密成网、慢行交通成带成网,到2022年,实现地铁运营里程600公里,形成“3绕17射”高速路网、“3环15射5联”市域快速路网、16930公里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网。实施绿色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能源利用、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海绵城市等市政设施网络,构建完善的地下空间设施系统。加快建设高速、泛在、互联、智能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高速光纤宽带和4G通讯城乡全覆盖,规划部署5G通信,提升物联网覆盖接入能力。实施文体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天府锦城、天府中心、天府奥体城、城市音乐厅、国际足球中心、熊猫星球等城市标志性设施和基层综合性文体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公共文体设施标准化、功能综合化、布局网格化、服务便利化。

六、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提高领导城市工作的能力

顺应城市建设发展全面转型、城市能级全面升级、城市现代治理体系全面构建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完善城市建设管理发展体制机制,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一)完善党委领导城市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城市工作格局。健全党委依法决策、政府依法行政机制,市级层面负责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监督考核,区(市)县层面和市级部门负责落实实施。完善投资、人口、财政、生态保护等法规政策,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景观风貌、生态环境等立法。坚决维护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城市规划刚性落地。

(二)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和智力支撑。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把握现代城市发展规律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培养一批讲政治、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加强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水平规划院、建筑师事务所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先进发展观念和理论,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尊重群众诉求,千方百计谋求城市健康发展、增进市民福祉。

(三)建立科学精准的考核评价体系。适应城市发展方式转变要求,注重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重、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并重、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并重,建立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科学精准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改革考核组织方式,建立五大区域分区差异化考核制度。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在领导干部考核中更加注重民情民意。

(四)持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围绕现代化新天府建设,繁荣发展天府文化,加强主题宣传和活动策划,精心打造天府文化品牌。高水平开展城市营销,讲好成都故事,提高投资预期,增强市民、人才和企业的认同感、向心力。用好互访、国际友城、重大经贸文化平台,发挥企业、民间团体、知名人士等积极作用,不断增强城市人文魅力和凝聚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都篇章。


打印】【关闭】【网友纠错